永远奔跑在教学创新的路上——访优秀教师葛泽玲

发布时间:2020-10-17浏览次数:4093

葛泽玲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老师,主讲力学、力学实验等课程,她的讲课风格明快、充满激情和感染力。从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葛泽玲一直坚持“上好每一堂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把心血与热忱都倾注在课堂与学生身上。

葛泽玲不喜欢在教学上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更不喜欢老师唱独角戏般给学生“灌知识”。在采访过程中,她多次强调: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是我一直坚持做的事。如何向45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葛泽玲一直在思考。近年来,她探索出了“实践应用+互动翻转+信息技术”的力学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励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让学生参与进来,自己讨论、自己讲课,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2019年,葛泽玲代表学校参加“重庆市第一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她在赛场展示了力学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现场专家与学生的高度认可,最终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葛泽玲老师正在课堂教学

本学期,葛泽玲承担学院2020级新生的力学、力学实验两门课程的教学。“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葛泽玲说道,“这门课程是从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重要过渡,任课教师一定要把学生们的基础打好,学生们才能学好四年专业课。为了帮助学生们打好专业基础,葛泽玲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逐一对各小组进行指导,一个一个过关,直到学生完全掌握基础知识。

葛泽玲认为学习不能死记硬背,方法很重要。在课堂上,葛泽玲将力学知识与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们一边听课、一边参与实验,重难点知识还需要一同研讨,再到讲台分组展示,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顿时鲜活起来,经过实践操作也更好记忆掌握。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葛泽玲会通过蓝墨云、雨课堂在线布置教学任务,求学生们将每章的知识结构图进行归纳,她再进行线上批改,可直观地看到大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葛泽玲对学生很严格。由于她所教的学生大部分是师范专业,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师范教学技能,葛泽玲坚持手写板书,还会对学生们说明教学的方法和要求,言传身教地影响师范生们练好基本功。在征求学院领导的同意后,葛泽玲自发管理实验室,并义务为学生指导试讲和实验仪器改装设计,她每周都高频率地待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们学习和实验。2011届毕业生王广钊说:葛老师的课堂非常有激情,课堂外她也牺牲休息时间,在实验室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无论是学习和生活,她对我们的影响都非常大。”

葛泽玲老师课后与学生交流

“学生的认可很重要,优秀的高校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传播教育教学的理念,引导他们服务社会。从教多年,葛泽玲认为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她坚持听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她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说起指导学科竞赛的内容,葛泽玲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学生们吵架“师生间经常会对实验数据、理论的引用产生争论,大家各抒己见,激动地辩论,然后在‘吵’中把方案定下来。”

学科竞赛任务繁重、时间急迫,在每年暑期的第一个月,葛泽玲几乎都在实验室辅导学生从最初的教学思路、实验数据到比赛现场,她都坚持指导,为了让学生的实验数据更精确,她和同事们熬夜修实验器材和查看实验结果,在每一次学生试讲之后提出改进意见……因此,葛泽玲指导的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竞赛”中就荣获国家级奖16项、“重庆市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2项。

葛泽玲老师生活照

时光匆匆如流水,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葛泽玲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她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长师的讲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即便多年过去,她依然是学生们心中那个饱含教学热情的葛老师,“老师要有一颗甘于平凡的初心,把每堂课讲好,永远奔跑在教学创新的路上,我们的教育就是有意义的。”葛泽玲如是说。

  

(记者:肖丽雯 向臙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