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苏萍:一心从教,一心为师

发布时间:2020-08-09浏览次数:2766

1.jpg

       笔者第一次见到第一临床学院胡苏萍教授,年仅52岁的她,头发已经花白了。


       胡苏萍于1985年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1991年开始从事诊断学教学工作,至今已有24年了。她用自己对教学的热爱,诠释了一位教师的职业理想。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提到胡苏萍时,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朱俊勇说:“胡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的教学上,放弃了科研工作。医学部曾经有几次想要宣传她,都被她拒绝了。”


       1991年,胡苏萍开始从事诊断学教学。教学中她发现了不少问题:医学生普遍重视考试成绩,对待考试的热情要远远大于实习的热情;许多考试成绩非常优异的同学,却不能开展实践操作,量不了血压,测不了体温,反差巨大。


       “作为一名医学生,光有理论知识是绝对不够的,临床实习的机会和经历对于以后,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多次跟学生谈话,动员他们一定要参加临床实习。


       200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协助下,武汉大学进行了医学教育改革,胡苏萍作为课程病理、病理生理和治疗学(Clinical 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eutics,简称CPPT)的总负责人,对课程进行了大手笔整合,系统地把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串联了起来。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一方扮演医生,一方扮演病人,甚至还有同学扮演病人家属。他们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充分发挥想象,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笑声,更收获了如何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胡老师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第一临床学院2009级的朱振杰说,“她家在人民医院,我们上课的地方在医学部,但是在我们上CPPT课程的一年时间里,她每天都坚持早起赶公交来课堂上旁听,没有落下过一节课。”



博爱无私,平易近人


       “能考上武大的学生都是万里挑一,非常优秀的,我们必须要对学生负责,”胡苏萍非常坚定地说,家长们因为相信我们,所以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培养,我们必须为学生负责。”


       医学生的课程内容多、课程安排满,学生下课的时间有时都会过了12:00。胡苏萍心想不能让学生们饿着肚子听课。每次旁听,她都利用课间时间去买点小面包给学生。正是由于她贴心的举动,使学生更加尊敬这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多学生私下里都亲切地喊她“胡妈妈”。


       朱振杰说,“每次考完试,胡老师都会仔细分析试卷,计算答错率,甚至会为我们专门找时间解析考试内容。”除了对学生的学业负责,胡苏萍还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由于和学生们感情很好,她也加进了学生的qq群中,平时在网上跟他们聊聊天,为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疏导和解决心理问题。


       第一临床学院2009级的毛乐乐说,“胡老师更像是朋友、妈妈。她负责的CPPT课程已经结束快两年的时间了,但是她还与我们保持着联系,希望在今年毕业之前再聚聚。”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深深的关怀。2012年6月,胡苏萍荣获武汉大学“烛光导航工程优秀导航师”称号。



提携后辈,默默奉献


       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胡苏萍发挥着一名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每年,第一临床学院诊断学的青年教师在完成岗前培训后,要进行试讲和集体备课。胡苏萍都会在现场,为教师做好示范操作,对青年教师脱产带教上岗严格把关。她善于把纷繁的课程内容简洁化、具体化、形象化,她清晰的思路,风趣的语言,使青年教师很快就能领会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第一临床学院的戴雯玲老师还记得,2010年,胡苏萍曾让刚进校的戴雯玲去门诊找她。一见面,胡苏萍就说,你当老师是以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还是要坚持不懈地干下去?这个问题让戴雯玲陷入了沉思。


       胡苏萍语重心长地说,教学不是冲动,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戴雯玲说,“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个人发展和学生培养的关系,我开始不断思考应该怎样当老师。”


       “我第一次主卷时,胡老师看得特别认真,连卷子上的错别字都帮我指出了。”戴雯玲下定决心,要向胡苏萍老师靠拢,“胡老师身上有着一股正能量,是我的榜样。”


       “平时除了我自己的课外,我会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胡苏萍这样说。CPPT课题的老师一共有60多名,每一位老师的课她都听过。


       除了听课,胡苏萍还会给班上学生发调查问卷,让学生给CPPT课程的老师和教学打分。与学校组织的“评教”问卷不同,她发给学生们的这份问卷是她亲自制作的。胡苏萍介绍,问卷够更贴近医学生和实际课程内容,帮助老师开展下一阶段的授课。


“希望我能够在退休的时候说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我对得起我的每一名学生。’”就是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持着胡苏萍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不断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来源:https://news.whu.edu.cn/info/1005/40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