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先进事迹
李保国(1958年2月-2016年4月10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省武邑县人,中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1981年2月毕业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2005年1月获得中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时代楷模、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优秀共产党员、燕赵楷模等荣誉称号。李保国教授每年在太行山区“务农”200多天,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带领10多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李保国于2016年4月10日因病在保定逝世,享年58岁。
李保国先后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1080万亩,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2018年11月,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3月6日,他就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到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原本农家子弟出身的他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的着啊。”
初到前南峪,这个900多口人的小山村竟然有100多条光棍汉,因为穷啊。这里的山地土层薄,不涵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初生牛犊不怕虎,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记录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啃干粮”,这莫说比安静的校园生活,就是比入学前在老家武邑县机电局的工作状态都艰难了许多。但他似乎没想过这些,天天精神饱满,忙得团团转,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李疯子”。
靠着这股疯劲儿,李保国和课题组摸透了山地的脾性,提出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当时,条件有限,开沟爆破的炸药需要自己炒制,李保国主动接下了这个危险的工作,从原料配比、炒制、爆破实验,样样亲自干。一次,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在一片土地安装了几十眼实验炮。随着“嘭嘭”的闷响,炸点连续起爆,但细心的李保国发现有一眼没响,“怎么回事?”李保国不禁起身走出掩体。“危险!”同事们见状着急地呼喊他回来,他只转头挥挥手,继续走近哑炮,扒开土小心地拆掉了引信。此时,他已汗湿衣背,同事们也惊出一身冷汗。
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李保国不断加深着对党的认识。1989年7月,在取得河北农业大学林学硕士学位的同时,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服从组织的意识,悄然升华为忠诚组织的品格,个人的价值与意义,紧紧结合进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李保国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顺山势每隔4米开一条宽1.5—2米深1米的条状沟,利用深眼闷炮技术疏松下方土后蓄水,把周围的土层充填到沟里,下雨时,雨水也能汇进沟中得以保留,树木成活率由10%提高到90%。这项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140万亩荒山因此披上了绿装。在创造这一技术的前南裕,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梯田抱脚,森林覆盖率90.7%,植被覆盖率94.6%,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那时李保国所研究的还只是如何让山区绿起来,工作中他发现群众更期待富起来。如果发展经济林木,不就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了吗? 河北省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8.1%,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山区人民十分重视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驱动的山区开发工作。作为一名林业科学工作者,李保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30多年来扎根山区,为彻底改变山区“旱、薄、蚀、穷、低”的面貌付出了全部心血。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李保国义无反顾。后来,他曾动情地对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你说太行老区,革命年代牺牲了多少人,他们图什么,不就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吗?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
30多年来,李保国不懈地努力着,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36项实用技术,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使山区增收35.3亿元,他用科技之手,点亮了前南裕生态经济沟,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串闪光的名字。在旁人看来,哪怕建好一个科技扶贫基地都不容易,可他却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10万亩苹果生产基地、百里核桃产业带、万亩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
李保国作为大学教师,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三尺讲台”,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他不仅培养了67名硕士、博士,而且坚持长期为本科生上课,有人劝他为本科生上课“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但他不同意。他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用新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实践性强,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他把学生“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手把手的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他注重言传身教,用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学生说,李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人生的引路人。李保国同志不愧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典范。李老师的模范行为也是对一些人轻视教学、忽视育人的一个回答。
在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使命,成为大学教师的重要责任。今天我们的创新是全面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我们的创新也是分层次的、多形态的,既追求原始创新、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又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既开展战略性创新攻关,又对接现实需求,开展应急性创新攻关;既尊重个人创造,发挥尖兵作用,又注重集体攻关,推动协同创新。李保国教授选择了“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把成果留在农民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道路。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当代我国大多数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当选择的正确道路。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无论做基础研究还是做应用研究,是“顶天”还是“立地”,都应当得到尊重,怕的是飘在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终于一事无成。但客观地说,搞基础研究的是少数,搞应用研究的是大多数。李保国教授直接面向生产实际、面向群众、造福百姓,他坚持35年扎根太行山,把知识“还给”农民,总结经验治山治水,打造“富岗”“绿岭”等知名品牌,带动10万多农民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最美科技工作者”。他是创新科技、扶贫富民的典范。事实证明,李保国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一条值得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道路。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来说,更是值得效仿。当然,走这条路,意味着要吃更多的苦、承受更多的磨难,但最有可能做出成绩,体现价值。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创新科技、服务人民,是大学教师要做的两件大事。做好其中一件,都是不容易的事。但是,李保国同志都做了,而且都做好了,他是新时期大学教师的榜样。他能做好这一切,因为他对党忠诚,时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他热爱人民、心系群众。如他所说,“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不断完善自己,处处做事为他人。这些,正是我们要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根本。